请在后台配置页面设置顶部欢迎语

网站收藏烽烟博客联系我们

导航菜单

【极目新闻】他是武汉的!

在民国时期的汉口,老式澡堂里为什么挂着“各管衣帽鞋”的牌子?旅客住客栈不见了鞋子,为什么会有人戏言说“遇到了钩子灯笼”?

原来,这些都与一个名叫周少贵的人有关。在湖北武汉,人们把骗人叫拆白(也叫“戳白”)。在《汉口的拆白大王》(又名《骗子搞出的笑话》)一书中,周少贵是出了名的“拆白大王”,专干那坑蒙拐骗的勾当。但后来,随着生活的富足,他也“盗亦有道”,不欺穷苦人,只捉弄那些仗势欺人、欺压百姓的土豪劣绅。

那么,小说里这些让人拍案叫绝的故事是怎么来的?小说作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近日,极目新闻记者对《汉口的拆白大王》的作者“文心再雕梦”(原名张旭涛)进行了专访。

极目新闻

《汉口的拆白大王》(又名《骗子搞出的笑话》)在番茄小说上连载

60岁重拾文学梦

张旭涛今年60岁,出生于武汉市民蔡甸区张湾镇。他从小喜欢听故事,总是缠着大人给他讲各式各样的民间故事。

极目新闻

作者张旭涛 受访者提供

张旭涛从小就有个文学梦,年轻时曾疯狂地向各报纸、刊物投稿,但大多数稿件都石沉大海。这也成为他心中的遗憾。16岁那年,他当兵入伍,转业后,曾在乡镇做过几年司法调解,后又在外地做过电器生意。由于他不太通晓当地人情世故,导致生意被坑,只好回家种地。后来,因为喜欢并擅长文字工作,被多家公司和政府部门请去写材料。其间,还参与了地方志的编撰工作。

参与编撰地方志的一年多时间,是张旭涛最开心的时候。每天,他就拿着一支笔、一个本子,走街串巷地向当地人了解本地风土人情、历史典故、秘事奇闻,并积累了大量的素材。

1998年,张旭涛听村里老人聊天时讲到,有人把信手捉来的几只苍蝇,放到纸盒里沿街叫卖。小孩子听到纸盒里发出嗡嗡声,便花钱买走。哪知拆开纸包,苍蝇便一下飞走。小孩失望地叫了一声“哦嗬”。所以这个骗人的玩意便被称做“哦嗬”。

听到这里,张旭涛十分兴奋,连夜写出了一篇几百字的小故事,寄到当地备受市民欢迎的《楚天都市报》。

“那时投稿只能通过信件,编辑看到这个文章后非常感兴趣,很快就发表出来。这也给了我更大的写作动力。”张旭涛说,样报寄到后,曾在村子里引发了小小的轰动,那个讲故事的老人看到后,和张旭涛开玩笑说,这个文章应该是他的。张旭涛也不多说,只是备上好菜,将老人接到家中喝酒。酒席间,老人顿时来了精神,又给张旭涛讲了几个小故事。张旭涛赶紧记下来,回头再做丰富加工,便又成了一篇篇文章。

就这样,张旭涛成为《楚天都市报》“荆楚掌故”专栏的固定供稿人之一,通过四处走访,将湖北地方典故、乡村野史改编成系列故事。

一瓶酒换来一个故事

然而,素材总有枯竭的时候。怎样挖掘更多的故事,成了张旭涛最头疼的事。

“‘荆楚掌故’专栏是每周一出版。所以我必须在每周四之前把稿件寄到报社,这样才能赶上下一期的刊登。”张旭涛说,蔡甸张湾镇地处汉江边,附近很多村民都是以打鱼为生。渔民们每天与南来北往的客人打交道,道听途说不少奇闻怪事,也经历过一些旁人没有经历过的事儿。于是,张旭涛有空便拎一瓶酒、买一包兰花豆,跳上渔船与乡亲们喝酒聊天。

“有的人见多识广,但只有喝了酒,故事才会滔滔不绝;但也有人喝醉了蒙头就睡,一个故事也讲不出来。”张旭涛回忆那段时光时,发出了爽朗的笑声:“乡亲们都知道,我老张的酒不能白喝,是要拿故事来换的。”

后来,这些用酒换来的故事,有不少都被张旭涛改编成文章发表出来。比如,《泥巴斧头》一章中,就是几个渔民老乡讲述的自己买到泥巴斧头的被骗经历。

一年多时间内,张旭涛陆续在《楚天都市报》上刊登了20余篇文章,题材几乎全部来自武汉的市井小故事。

一晃多年过去,张旭涛记忆中的农田矮房逐渐被高楼大厦取代,纸上的文稿变成了电子的字符,阅读习惯从书本报刊换成了手机屏幕,不少曾经熟悉的地方也只剩下地名。然而,张旭涛的文学梦却从来没有改变。

后来,张旭涛将这些发表过的小故事在不同的网络平台发布,但由于疏于打理,反响并不强烈。今年2月,张旭涛正式退休后,想重拾年轻时的文学梦。一个偶然机会,他进入了番茄小说,看到上面有不少与自己写作风格类似的文章,顿时来了兴趣:“我何不将这些单篇的小故事,组合成一个长篇小说?”

就这样,张旭涛开始了在番茄小说上的创作之旅,连载小说《汉口的拆白大王》。他将主人公周少贵设定为清末民初时的书香门第后代,后被恶奴和赌棍引诱,误入歧途输掉了全部家产,不得已走上江湖,专干那坑蒙拐骗的勾当,被人称为“拆白大王”。改编中,张旭涛将原来的一个个小故事,以周少贵的命运发展为主线,串联成有机的长篇故事,且每章都可单独成篇,每章是一个完整故事。故事中,有“做笼子”“醒倒迷”等不少富有老汉口特色的方言,为了方便读者理解,他也会细心地在文中解释清楚。

按照每两天更新一章、每章约四五千字的频率,截至目前,《汉口的拆白大王》已经更新至59章、共24万余字了。

目标是至少写到50万字

退休后的张旭涛在武汉一家物业公司担任管理职务。每天工作之余,他满脑子想的都是怎样将故事讲得更精彩。

极目新闻

作者张旭涛 受访者提供

他的手机里,有一个专门的记事簿,记录日常听到的一些小故事。也许,旁人无意中说的一句话、一个词语,都能成为他灵感的源泉。他常常在菜市场买菜时与人聊天,一聊就是一上午;遇到他人聊天,他就站在一旁“捡耳朵”偷听。有一次,一个卖菜的老农见他在摊位前盯着别人说话,以为他是不怀好意的小偷,大声问他:“你要买什么菜?”以提醒说话人的注意。张旭涛哭笑不得,只能不停解释:“我只是听他们聊天而已。”

在《汉口的拆白大王》中,有一篇名为《看稀奇》的章节,其中周少贵教人用蝌蚪吸引城里人“看稀奇”赚钱的故事,就源自于他在一次过早(吃早饭)时,听人感慨了一句:“骗人的玩意,拿个蛤蟆妮(当地人对蝌蚪的别称),给我伢看稀奇。”

“这些小素材就像一颗颗宝石,怎样将它们镶嵌到戒指中,则需要作者精密的构思。”张旭涛说,《汉口的拆白大王》每一个章节都相对独立,都是一个完整的小故事。因此,需要对每个故事精心设计,里面的“骗术”不仅新颖好玩,还能自圆其说。

渐渐地,小说中通俗易懂的本地化语言和出其不意的拆白伎俩,以及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,让不少网友爱不释手。网友纷纷评论说:“写得挺好,民间味十足。”“描写生动,尽显世间百态。”还有网友说:“很有意思,看进去了就有点爱不释手了。”

张旭涛坦言,写作时,他也曾遇到过创作瓶颈,一度想要偷懒或放弃,正是这些网友们的评论激励着他,让他不敢懈怠。他的思绪也会随着故事情节起伏。文章写到滑稽处,他会对着电脑哈哈大笑;写到周少贵与长工“苕货”重逢时,他禁不住百感交集、流下眼泪。

极目新闻

作者张旭涛 受访者提供

“我的目标是至少写到50万字。如果那时候还有网友追更,我还会继续写。等完结后,我还想要正式出版,也算是我对文学梦遗憾的一种弥补吧。”张旭涛还在筹划另一本名为《桃花汛》的小说。这本书的初稿是他在早年完成的,他准备修改后也放在番茄小说上连载。

极目新闻记者 刘冬莉

版权声明:本站内容由互联网用户投稿自发贡献或转载于互联网,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2024tuiguang@gmail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合作:2024tuiguang@gmail.com